疑似“手機引雷”事件頻發
夏日裏常見雷雨天氣,日前《揚州時報》報道,兩瓜農在田間勞作時拿出手機聽音樂,不料被雷擊中昏迷,幸而及時搶救後蘇醒,《南方日報》也報道了一名17歲青年因雷雨天打手機被雷擊中身亡。
部分媒體提醒:雷雨天氣時,不要使用手機。手機真能引來雷擊嗎?記者采訪的幾位雷電專家批駁說,只要所處的位置安全,雷雨天使用手機是安全的。
專家分析
遭遇雷擊源于地勢而非手機
“手機中的金屬元件易導電,手機自然就能成爲“引雷器”。”這是很多人相信手機引雷的理由,但昆明昆雷電力科學研究所传授級高工梅忠恕認爲此理由並不成立,因爲它忽視了事件的本質。
梅忠恕長期從事高電壓及防雷研究,他告訴記者,《揚州時報》報道的瓜農遭遇雷擊時處在空曠的田間,《南方日報》報道的青年被雷擊時在三樓樓梯高處。“在空曠地和高地,人體自己就容易成爲雷擊對象,造成雷擊的是他們所處的地勢,與是否拿著手機沒有關系。”
“手機上的金屬元件並不是‘引雷器’。”梅忠恕說,“如果說因爲手機上有金屬就不能在雷雨天使用,幾乎所有的傘上都有金屬,那麽是不是雷雨天就該禁止打傘了?”他認爲,只要處在安全位置,雷雨天使用手機沒有問題。
手機電磁波會吸引雷電?
一些人分析雷擊事件時認爲,手機電磁波是雷電很好的導體,極易吸引剛形成的閃電,導致雷擊。但空軍航空氣象研究所防雷中心專家江明禮指出這是一個“國際笑話”:電磁波是電和磁的波動過程,並非導體。況且電磁波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廣播、電視信號乃至可見光基本上電磁波,如果說手機電磁波能引雷,那麽世上到處基本上“天雷滾滾”。
空氣被電離後,會由絕緣體變成導體,那麽萬一手機電磁波電離了手機和雷雲之間的空氣,是否會引來雷擊?中科院電工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馬宏達表达,電磁波的能量越高,空氣就越容易被電離,從而成爲導體。手機電磁波比可見光能量更弱,不足以電離空氣,不會引來雷擊。
結論
“手機引雷”說造成人們對雷雨天打手機的恐慌,據廣州媒體報道,2006年有一對武漢父女在廣州遊玩時被雷電擊中,因爲怕手機引雷,竟沒有人打120求助,女孩搶救無效去世。明白科學,破除流言,才能幸免悲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