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60萬元新能源汽車補貼細則出台
爲了推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産業化,財政部、科技部日前發文,將中央財政對購置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給予補貼的對象和標准予以明確,其中,燃料電池公交客車每輛最高可獲60萬元的補貼,燃料電池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每輛補貼25萬元。
首批13城市試點西安不在其中
記者了解到,這一項目由財政部和科技部协同啓動,首批試點推廣的13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重慶、深圳等,以財政政策鼓勵在公交、出租、公務、環衛和郵政等公共服務領域推廣使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而西安不在這13個城市之中。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相關負責人迩来表达,這13個首批試點推廣城市自身都比較積極,同时公交設施也相對完善,比較便宜維護,今年先從試點城市做起,之後如何推廣將根據試點情況決定。其中,中央財政重點對購置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給予補助,地点財政重點對相關配套設施建設及維護保養給予補助。具體的補貼標准爲,乘用車和輕型商用車中,混合動力汽車最高每輛車補貼5萬元,純電動汽車每輛可補貼6萬元,燃料電池汽車每輛補貼25萬元。十米以上城市公交客车中,混合动力汽车最高补贴42萬元/輛;純電動汽車補貼標准爲50萬元/輛;燃料電池汽車的補貼標准最高爲60萬元/輛。
長期效應明顯短期影響有限
對于此次新能源汽車補貼細則的明確,有業內人士指出,由于新能源汽車成本較高,同时目前的補貼要紧針對公交、出租、公務、環衛和郵政等公共服務領域,對一般消費者沒有直接的利好,因此對國內汽車市場的短期影響相當有限,但給所有研發新能源車的企業指明白方向,對于汽車市場長期發展是一個相當大的利好。
國內大幹快上國外快馬加鞭
新能源補貼細則的明確,無疑對中國車企的大幹快上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據統計,國內至少有30家客車企業已涉足新能源車研發;轎車方面,六大汽車集團以及奇瑞、平安、比亞迪都爭相研發新能源車,上汽集團更是在去年投資20億元成立了上汽捷能公司,專門研發新能源車。
比亞迪汽車公關部相關人士昨日同意采訪時表达,去年12月,比亞迪雙模電動車F3DM正式投放市場,但高于原型車近一倍的價格,成爲其走入中國一般家庭的最大阻礙,現在要紧市場仍局限于政府和集團采購。對新能源車的補助將促使人們的購買欲望轉化成實際的購買能力,促進整個新能源車的商業化進程。國家明確表达支持新能源車發展後,將引導消費者更加關注新能源車,進一步了解和同意電動車。
而在剛剛過去的底特律汽車展上,雪佛蘭Volt、福特Fusion、豐田第三代普銳斯、本田Insight等新能源汽車也紛紛閃亮登場,再加上美國新總統奧巴馬的那輛混合動力版凱迪拉克,看來跨國巨頭們也沒有打盹,也在毫不松劲地加速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原文地址:http://www.shanxieic.gov.cn/NewsDefault.aspx?pid=4_277_293_15360.xtj&pg=14